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

(一)高雄大樹孫真府孫臏祖師廟供奉燒炭業祖師爺孫臏真人



高雄大樹孫真府孫臏祖師廟



孫真府:高雄市大樹區龍目村龍目路二二號
(07)3523604 
 高雄大樹孫真府孫臏祖師廟供奉燒炭業祖師爺孫臏真人
緬懷孫臏祖師對燒炭業的恩典孫真府 ,吃水果拜樹頭,流傳高雄大樹兩百多年的憢炭業祖師爺孫臏真人,孫真府也是高雄大樹燒炭業歷史的文化資產。歡迎參觀。

 
供奉:孫臏祖師 王母娘娘  註生娘娘  福德正神  天官武財神  中壇元帥  白猿真人


孫真府孫臏祖師


孫真府興建沿革誌
溯自二百年前,蔡氏族先定居大樹龍目村,以燒炭維生,蒙孫臏仙師神威感應庇蔭蔡氏子孫,感念其恩澤神威,經蔡氏宗親會議,公推蔡松寶為興建 主任委員籌建,擇癸酉年六月二十六日動土興工,經善信及蔡氏宗親鼎力協助,踴躍樂捐,順利進行,歷時年餘,擇定乙亥年二月一日,舉行慶成典禮,供善信朝拜
民國八十四年歲次乙亥年



被遺忘的燒炭業歷史,讓我們重拾兩百年前先祖的開創吏,供奉著燒炭業祖師爺孫臏祖師





福祿壽全



天官賜福


孫真府


孫真府

燒炭業的祖師爺孫臏祖師

鬼穀子的教學方法別具一格,生逢開學,他總是先讓學生們共同去做一件事,藉以考察學生的擅長,以便因才施教。並讓學生們以師兄弟相稱,但是稱兄道弟不是以年齡大小而論,而是根據拜師的早晚來定的。

孫臏、龐涓上山之初,鬼穀子問他們要學什麼藝。孫臏和龐涓都說世道荒亂,要讀兵書學兵法,以求治亂世定太平。鬼穀子答應了兩人的要求。但是孫龐二人同時來鬼穀拜師,誰為師兄呢?有一天吃罷早飯,鬼谷先生對孫臏、龐涓說:“冬天快到了,咱們先把吃的、燒的備足,一旦大雪封門還能照常讀書學藝。”說罷,交給孫臏、龐涓每人一把斧頭,讓他們兩個人上山砍柴。並提出在十天之內看誰砍的柴多,好燒而且無煙。領先者為兄,居後者為弟。孫臏和龐捐都尊師命上山砍柴去了。

孫臏和龐涓在上山路上,各自想著,心事。孫臏覺得自己身小力薄,宜智取不宜強爭。頭一天到山上,先察看地形,依崖頭挖了一個大肚子小門的窯洞,然後用六天時間把砍來的柴放進窯洞,空手回到鬼穀洞來。龐涓呢?他依憑著,自己身強力壯,砍柴時撿最大最幹的樹枝砍,每天挑一擔乾柴下山,放在鬼谷先生面前,顯示他的能幹,他見孫臏空手而歸,便暗自高興,心想“大師兄是我的了!”

鬼穀子對龐涓的滿載而歸沒有表揚,對孫臏的空手而歸也沒有責備,只是觀察孫龐二人的表情。只見孫臏沒有因為自己無一乾柴而氣短,而龐涓卻因為有大堆乾柴而氣盛。

到第七天頭上,孫臏把堆滿的柴禾引著,柴禾燃燒起來,等到一定火候封閉了窯門。火完全熄滅之後,孫臏扒開窯洞門,搬出來一堆堆木炭,挑重播在老師面前。

十天期滿,鬼穀子在洞中點燃了龐涓的乾柴,火勢雖然很凶,但濃煙嗆得人透不過氣來,師徒三人只得到窯洞外面去。接著又點燃了孫臏的木炭,火勢既旺又沒有煙。相傳燒木炭的技術就是孫臏發明的,至今有些地區的炭窯還供奉孫臏。

鬼谷先生高興地說:“孫臏當為師兄。”並讓龐涓向孫臏施禮拜師兄。龐涓對孫臏很不服氣。從此,產生了忌恨孫臏的念頭。

鬼谷先生根據考核的結果,按照孫臏和龐涓各自的擅長,讓孫臏側重學謀略而兼戰法;讓龐涓主學戰法而兼學謀略。

 古炭窯
每 年冬季,山民以木頭“燒炭”(木炭),又叫“燒窯”。燒炭人尊崇的祖師爺是孫臏,傳說當年鬼谷子王禪要徒弟孫臏、龐涓在三天內上山辦來無煙柴烤火取暖,龐 涓把山上所有柴草試燒一遍均冒煙,結果空手而來;孫臏則砌小窯把木頭燒到不出煙時悶熄,拿來木炭見老師,從此傳下了燒木炭的手藝。燒炭多用不成材的樹膀、 樹疙瘩(砍伐後的根樁、樹根)做原料,在冬季燒“收漿樹”,以木質堅硬的雜樹為最佳,出炭率可高達三成。最初所燒木炭主要供富人冬季室內取暖或吃火鍋用, 需要量不大,山民亦不以此為主要營生。上世紀三十年代末、四十年代初,許多汽車和小輪船以木炭為能源,致使小炭窯遍布山區,甚至把一些好木材用來燒炭。木 炭要放在磚石砌成的窯內焙燒,俗叫炭窯,砌窯俗叫“盤窯”,除留窯門外,要有迂回出煙(俗叫“回龍眼”)的通道,出煙口不叫煙囪而叫“窯獨”,窯獨的下邊 留一塊空隙(俗叫“後狗窩”),窯獨及後狗窩的大小和造型,直接關系到燒炭的質量。

古炭窯

新 窯盤成,燒第一窯炭時,要祭窯神,富人家祭窯神後用一壺酒澆在窯頂上即可;傳說窯神嘴饞,若不祭酒,會把火苗(俗叫“火舌頭”)伸出窯門外傷人,祭過窯神 後才能點火;平時若有火舌頭伸出窯門外,則認為是“窯饞了”,要馬上用酒澆窯頂,給窯神解饞(俗叫“辣饞”)。炭窯分悶窯和水窯兩類。悶窯裝料時,把木料 豎排在窯內焙燒,一晝夜(俗叫“一復時”)後,把窯門和窯獨堵死,使其悶熄;水窯裝料時,木料橫放在窯內,待燒透後用水澆熄。水窯出炭率比悶窯較高。在盤 窯、裝窯、祭窯過程中,均忌婦女,傳說有婦女在窯前會衝撞窯神,使炭燒不透或燒過火,叫“誤窯”。燒窯人最怕燒誤窯。

民 眾對足智多謀的孫臏十分敬佩,相信許多東西都是他發明的。那麼,他是如何發明燒炭的呢?傳說孫、龐二人的老師鬼谷子先生,經常出難題考驗他的學生,這一次 是讓他們到山裡找“無煙柴”。龐涓接連兩天出去找,找不到。孫臏也出去找,開初沒有結果。他在山裡冥思苦想,終于想出用樹枝燒成木炭,獻給了老師,鬼谷子 十分滿意。後人也照孫臏的辦法燒炭,燒出的木炭,稱作“無煙柴”。 北山玉皇閣供奉 燒炭祖師孫臏

孫真府護法蔡永世


改祭:每年正月初三都會來宏德宮幫忙祭改


道法高深


師承孫臏祖師道法

鶯歌宏德宮高雄大樹孫真府孫臏祖師廟謁祖






103年10月25日總共兩百多人五部遊覽車


根據蔡氏家族先祖兩百多年前以燒炭維業,並供奉燒炭業祖師爺孫臏真人,並且共奉白猿真人,可見孫臏真人流傳到台灣有很長的歷史。也見証孫臏是燒炭業的祖師爺。



護法:蔡永世待人熱誠,有須要幫忙,當時就能幫忙處理,不用跑兩三趟,他說因為鄉下交通不便,給大家方便。






副主委賴文魁






主持黃銣銡 主委李鐘毓 副主委賴文魁 爐主王乾龍


孫真府



感謝孫真府廟方人員熱試的招待,供應我們豐盛的午餐






孫臏祖師  孫臏真人     廟: 傳道  授業  解惑
現代所謂:服務業


孫臏真人孫臏故里傳影


九天聖帝


王禪老祖


鶯歌宏德宮南極仙翁



南極老人:北宋的皇帝,大多酷信道教。一日,一仙翁之態的老道士出現在街頭。宋英宗趙曙想知道自己有幾多陽壽,便召道理人進宮。然老道對皇帝的提問笑而不答,卻向皇帝討酒喝。喝了七鬥不到便告醉辭去。翌日,司天臺稟告:昨觀天象,見南極壽星飛臨帝座,未知陛下察覺什麼徵兆?宋英宗恍然大悟。這件奇事被記載在宋人所著《見聞錄》中,當時人偷偷繪下的老道模樣,則被認定為壽星的真容;並據此畫成了祈禱長壽的吉祥圖。圖中的梅花鹿、蝙蝠等物,以諧音象徵“祿”和“福”,表示長壽而後多福存祿。在古代中國的星宿說中,壽星別稱南極老人星,故壽星瑞圖,也叫“南極老人”、“南極仙翁”或“南極壽星”。
如意是什麼?是一隻曲形而頭部特別大的物件,如意的意義是“如願以償”及 “事事如意”的意思,所以贈送如意准沒錯的。而福祿壽三星的“祿”星便是手執如意了,而如意多是用玉來製造的,至於其他質地有金、銀、銅、瓷等製品。

壽星公又名南極仙翁,樣貌為一個慈祥老翁,一手持著拐杖,一手托著仙桃,面露笑容。而白須甚常,頭頂凸出一大腦門,是長壽之星,福祿壽三星的壽星便是他了。
老人家生日,送一尊壽星公像或畫像,老人家必十分高興。而圖畫中的壽星公有仙童或鹿或白鶴伴著,這些都是吉祥瑞獸瑞禽,增添吉利氣氛,而有蝙蝠伴著的便是“福壽康寧”了。

南極仙翁,是古代道教信奉的保佑人間性命年壽的神仙,又稱南極真君、長生大帝、玉清真王,俗稱南極星君或南極仙翁,居於南門垣附近,即現天文之南極星。民間簡稱壽星,是福、祿、壽三星之一。但在宋代以前,壽星和南極老人星所指不同,壽星是指東方七宿之首的角、亢二宿,南極老人星即南極星,古人以此星的隱顯作為王朝命運興衰的徵象。不過,到了宋代以後,壽星和南極老人星漸混而為一,都被稱為壽星。壽星長期被人們供奉。據傳說,南極仙翁的坐騎是梅花鹿。梅花鹿和麒麟、仙鶴等動物一樣,都是吉祥瑞獸。南極仙翁騎著梅花鹿,充分表現出他的仙風道骨與眾仙不同。不過到了清代,在繪畫和雕刻上的南極仙翁形象,許多已經不騎梅花鹿了,成了大腦門、長鬍鬚、手持拐杖的直立的老壽星。

梅花鹿足踏山石,山石下映襯蒼松翠柏,顯示出梅花鹿在高山之上;鹿身勻稱,五官清正,肌骨豐健,鹿角呈樹枝形,體表梅花以陰線細刻,鹿頭朝右,偏向左看,用三腿站立,一條前腿騰空,似正行走,惟妙惟肖;南極仙翁側坐梅花鹿背,其額頭凸起,慈眉善目,面露笑容,身著長袍,長長的鬍鬚飄在胸前,一手捧仙桃,一手持拐杖,拐杖上系一葫蘆,梅花鹿正負載前行;在梅花鹿的後腿旁,還雕一持荷童子,童子一腿跪著,一腿半蹬,雙手持荷花,舉過頭頂,祥和、喜慶。



白鶴是學士和文人秀士的化身,有清高、純潔、長壽之喻,丹頂鶴喻為當朝一品。超級出眾懷才不遇,喻為鶴立雞群。
傳說:南極仙翁身邊有鹿、鶴二童子,因而鶴能喻為長壽,有詩寫鶴的品格高啼向月,善舞不迎人。又有楹聯云,海為龍世界,天是鶴家鄉

封神榜
第六十五回  殷郊岐山受犁鋤
    
    詩曰:主
    鼙鼓頻催日已西,殷郊此日受犁鋤。知
    翻天有印皆淪落,離地無旗孰可棲。古
    空負肝腸空自費,浪留名節浪為題。齋
    可憐二子俱如誓,氣化清風魂伴泥。主
    話說李靖大戰羅宣,戟劍相交,猶如虎狼之狀。李靖祭起按三十三天黃金寶塔,乃大叫曰:“羅宣!今日你難逃此難矣。”羅宣欲待脫身,怎脫此厄,只見此塔落將下來,如何存立!可憐!正是:齋
    封神臺上有坐位,道術通天難脫逃。主
    話說黃金塔落將下來,正打在羅宣頂上,只打得腦漿迸流,一靈已奔封神台去了。李靖收了寶塔,借土遁往西岐,時刻而至。到了相府前,有木吒看見父親來至,忙報與子牙:“弟子父親李靖等令。”燃燈對子牙曰:“乃是吾門人;曾為紂之總兵。”子牙聞之大喜,忙令相見畢。且說廣成子見殷郊陽兵於此,子牙拜將又近,問燃燈曰:“老師,如今殷郊不得退,如之奈何?”燃燈曰:“番天印利害;除非取了玄都離地焰光旗,西方取了青蓮寶色旗。如今止有了玉虛杏黃旗,殷郊如何伏得他,必先去取了此旗方可。”廣成子曰:“弟子願往玄都,見師伯走一遭。”燃燈曰:“你速去!”廣成子借縱地金光法往玄都來,不一時來至八景宮玄都洞。真好景致!怎見得,有贊為證:知
    金碧輝煌,珠玉燦爛。菁蔥婆娑,蒼苔欲滴。仙鸞仙鶴成群,白鹿白猿作對。香煙縹緲沖霄漢,彩色氤氳繞碧空。霧隱樓臺重疊疊,霞盤殿閣紫陰陰。祥光萬道臨福也、瑞氣千條照洞門。大羅宮內金釧響,八景宮開玉磬鳴。開天闢地神仙府,才是玄都第一重。知
    說話廣成子至玄都洞,不敢擅入,等候半晌,只見玄都大法師出來,廣成子上前稽首,口稱:“道兄,煩啟老師,弟子求見。”玄都大法師至蒲團前啟曰:“廣成子至此,求見老師。”老子曰:“廣成子不必著他進來,他來是要離地焰光旗;你將此旗付與他去罷。”玄都大法師隨將旗付與廣成子,曰:“老師分付,你去罷,不要進見了。”廣成子感謝不盡,將旗高捧,離子玄都,徑至西岐,進了相府。子牙接見,拜了焰光旗。廣成子又往西方極樂之鄉來。縱金光,一日到了西方勝境,比昆侖山大不相同。怎見得,有贊為證,贊曰:主
    寶焰金光映日明,異香奇彩更微精。知
    七寶林中無窮景,八德池邊落瑞瓔。古
    素品仙花人罕見,笙簧仙樂耳更清。齋
    西方勝界真堪羨,具乃蓮花瓣裡生。主
    話說廣成子站立多時,見一童子出來,廣成子曰:“那童子,煩你通報一聲,說廣成子相訪。”只見童子進去,不一時,童子出來,道:“有請。”廣成子見一道人,身高丈六,面皮黃色,頭挽抓髻,向前稽首,分賓主坐下。道人曰:“道兄乃玉虛門下,久仰清風,無緣會晤;今幸至此,實三生有緣。”廣成子謝曰:“弟子因犯殺戒,今被殷郊阻住子牙拜將日期,今待至此,求借青蓮寶色旗,以破殷郊,好佐周王東征。”接引道人曰:“貧道西方乃清淨無為,與貴道不同,以花開見我,我見其人,乃蓮花之像,非東南兩度之客。此旗恐惹紅塵,不敢從命。”廣成子曰:“道雖二門,其理合一。以人心合天道,豈得有兩。南北東西共一家,難分彼此。如今周王是奉玉虛符命,應運而興,東西南北,總在皇天水土之內。道史怎言西方不與東南之教同。古語雲:‘金丹舍利同仁義,三教元來是一家。’”接引道人曰:“道人言雖有理,只是青蓮寶色旗染不得紅塵。奈何!奈何!”二人正論之間,後邊來了一位道人,乃是准提道人;批了稽首,同坐下。准提曰:“道兄此來,欲借青蓮寶色旗,西岐山破殷郊;若論起來,此寶借不得。如今不同,亦自有說。”乃對接引道人曰:“前番我曾對道兄言過:東南兩度,有三千丈紅氣沖空,與吾西方有緣;是我八德池中五百年花開之數。西方雖是極樂,其道何日得行于東南;不若借東南大教,兼行吾道,有何不可。況今廣成子道兄又來,當得奉命。”接引道人聽准提道人之言,隨將青蓮寶色旗付與廣成子。廣成子謝了二位道人,離西方望西岐而來。正是:古
    只為殷郊逢此厄,才往西方走一遭。齋
    話說廣成子離了西方,不一日來到西岐,進相府來見燃燈,將西方先不肯借旗,被准提道人說了方肯的話說了一遍。燃燈曰:“事好了!如今正南用離地焰光旗,東方用青蓮寶色旗,中央用杏黃戊己旗,西方少素色雲界旗,單讓北方與殷交陡,方可治之。”廣成子曰:“素色雲界旗那裡有?”眾門人都想,想不起來。廣成子不樂。眾門人俱退。土行孫來到內裡,對妻子鄧嬋玉說:“平空殷郊伐西岐,費了許多的事,如今還少素色雲界旗,不知那裡有?”只見龍吉公主在靜室中聽見,忙起身來問土行孫曰:“素色雲界旗是我母親那裡有。此旗一名‘雲界’,一名‘聚仙’,但真赴瑤池會,將此旗拽起,群仙俱知道,即來赴瑤池勝會,故曰‘聚仙旗’。此旗,別人去不得,須得南極仙翁方能借得去。”土行孫聞說,忙來至殿前,見燃燈道人,曰:“弟子回內室,與妻子商議,有龍吉公主聽見。彼言此旗乃西王母處有,名曰聚仙旗。”燃燈方悟,隨命廣成子往昆侖山來。廣成子縱金光至玉虛宮,立于麒麟崖。等候多時,有南極仙翁出來。廣成子把殷郊的事說了一遍。南極仙翁曰:“我知道了。你且回去。”廣成子回西岐。不表。且說南極仙翁即忙收拾,換了朝服,系了玎璫玉佩,手執朝笏,離了玉虛宮,足踏祥雲,飄飄蕩蕩,鶴駕先行引導。怎見得,有詩為證:古
    祥雲托足上仙行,跨鶴乘鸞上玉京。齋
    福祿並稱為壽曜,東南常自駐行旌。主
    話說南極仙翁來到瑤池,落下雲頭,見硃門緊閉,玉佩無聲,只見瑤池那些光景。甚是稀奇。怎見得,有贊為證,贊曰:古
    頂摩霄漢,脈插須彌。巧峰排列,怪石參差。懸崖下瑤草琪花;曲徑傍紫芝香蕙。仙猿摘果入桃林,卻似火焰燒金;白鶴棲松立枝頭,渾如蒼煙捧玉。彩鳳雙雙,青鸞對對。彩鳳鳳雙雙,向日一鳴天下端;青鸞對對,迎風躍舞世間稀。又見黃鄧鄧璢璃瓦疊鴛鴦;明晃晃錦花磚鋪瑪瑙。東一行,西一行,盡是蕊宮珍闕;南一帶,北一帶,看不了寶閣瓊樓。雲光殿上長金霞;聚仙亭下生紫霧。正是:金闕堂中仙樂動,方知紫府是瑤池。主
    話說南極仙翁俯伏金階,口稱:“小臣南極仙翁奏聞金母:應運聖主,鳴鳳岐山,仙臨殺戒,垂象上天;因三教並談,奉玉虛符命,按三百六十五度封神八部,雷、火、瘟、鬥,群星列宿。今有玉虛副仙廣成子門人殷郊,有負師命,逆天叛亂,殺害生靈,阻撓姜尚不能前往,恐誤拜將日期。殷郊發誓,應在西岐而受犁鋤之厄。今奉玉虛之命,特懇聖母,恩賜聚仙旗,下至西岐,治殷郊以應願言。誠惶誠恐,稽首頓首。具疏小臣南極仙翁具奏。”俯伏少時,只聽得仙樂一派。怎見得:齋
    玉殿金門兩扇開,樂聲齊奏下瑤台。主
    鳳銜丹詔離天府,玉敕金書降下來。知
    話說南極仙翁俯伏玉階,候降敕旨。只聞樂聲隱隱,金門開處,有四對仙女高捧聚仙旗,付與南極仙翁,曰:“敕旨付南極仙翁:周武當有天下;紂王穢德彰聞,應當絕滅;正合天心。今特敕爾聚仙旗前去,以助周邦,毋得延緩。有褻仙寶。速往。欽哉!望闕謝恩。”南極仙翁謝恩畢,離了瑤池。正是:知
    周主洪基年八百,聖人金闕借旗來。古
    話說南極仙翁離了瑤池,徑至西岐。有楊戩報入相府。廣成子焚香接敕,望闕謝恩畢。子牙迎接仙翁至殿中坐下,共言殷郊之事。仙翁曰:“子牙,吉辰將至,你等可速破了殷郊,我暫且告回。”眾仙送仙翁回宮。燃燈曰:“今有聚仙旗,可以擒殷郊。只是還少兩三位可助成功。”話猶未了,哪吒來報:“赤精子來至。”子牙迎至殿前。廣成子曰:“我與道兄一樣,遭此不肖弟子。”彼此嗟歎。又報:“文殊廣法天尊來至。”見了子牙,口稱:“恭喜!”子牙答曰:“何喜可駕?連年征伐無休,日不能安食,夜不得安寢;怎能得靜坐蒲團,了悟無生之妙也!”燃燈道:“今日煩文殊道友,可將青蓮寶色旗往西岐山震地駐劄;赤精子用離地焰光旗在岐山離地駐劄;中央戊己乃貧道鎮守;西方聚仙旗須得武王親自駐劄。”子牙曰:“這個不妨。”隨即請武王至相府。子牙不提起擒殷郊之事,只說是:“請大王往岐山退兵;老臣同往。”武王曰:“相父分付,孤自當親往。”話說子牙掌聚將鼓,令黃飛虎領令箭,沖張山大轅門;鄧九公沖左糧道門;南宮適右糧道門;哪吒、楊戩在左;韋護、雷震子在右;黃天化在後;金木二吒、李靖父子三人掠陣。正是:主
    計就月中擒玉兔,謀成日裡捉金烏。知
    子牙分付停當,先同武王往岐山,安定西方地位。古
    且說張山、李錦見營中殺氣籠罩,上帳見殷郊,言曰:“千歲,我等駐劄在此,不能取勝,不如且回兵朝歌,再圖後舉。千歲意下如何?”殷郊曰:“我不曾奉旨而來。待吾修本,先往朝歌,求援兵來至,料此一城有何難破?”張山曰:“姜尚用兵如神,兼有玉虛門下甚眾,亦不是小敵耳。”殷郊曰:“不妨。連吾師也懼吾番天印,何況他人!”三人共議至抵暮。有一更時分,只見黃飛虎帶領一枝人馬,點砲呐喊,殺進轅門;真是父子兵,一擁而進,不可抵擋。殷郊還不曾睡,只聽得殺聲大振,忙出帳,上馬拎戟,掌起燈籠火把。燈光內只見黃家父子殺進轅門。殷郊大呼曰:“黃飛虎,你敢來劫營,是自取死耳!”黃飛虎曰:“奉將令,不敢有違。”搖槍直取。殷郊手中戟急架忙迎。黃天祿、黃天爵、黃天祥等一裹而上,將殷郊圍在垓心。只見鄧九公帶領副將太鸞、鄧秀、趙升、孫焰紅衝殺左營;南宮適領辛甲、辛免、太顛、閎夭直殺進右營;李錦接住廝殺;張山戰住鄧九公。哪吒、楊戩搶入中軍,來助黃家父子。哪吒的槍只在殷郊前後心窩、兩脅內亂刺;楊戩的三尖刀只在殷郊頂上飛來。殷郊見哪吒登輪,先將落魂鐘對哪吒一晃。哪吒全然不理。祭番天印打楊戩。楊戩有八九玄功,迎風變化,打不下馬來。故此殷郊著忙。夤夜交兵,苦殺了成湯士卒!知
    只因為主安天下,馬死人亡滿戰場。古
    話說哪吒祭起一塊金磚,正中殷郊的落魂鐘上,只打得霞光萬道。殷郊大驚。南宮適斬了李錦,也殺到中營來助戰。張山與鄧九公大戰,不防孫焰紅噴出一口烈火,張山面上被火燒傷,鄧九公趕上一刀,劈于馬下。九分領眾將官也衝殺至中軍,重重疊疊把殷郊圍住,槍刀密匝,劍戟森羅,如銅牆鐵壁。殷郊雖然是三首六臂,怎經得起這一群狼虎英雄俱是“封神榜”上惡曜。又經得雷震子飛在空中,使開金棍刷將下來。殷郊見大營俱亂,張山、李錦皆亡,殷郊見勢頭不好,把落魂鐘對黃天化一晃。黃天化翻下玉麒麟來。殷郊乘此走出陣來,往岐山逃遁。眾將官鳴鑼擂鼓,追趕三十裡方回。黃飛虎督兵進城,俱進相府。候子牙回兵。古
    且說殷郊殺到天明,止剩有幾個殘兵敗卒。殷郊歎曰:“誰知如此兵敗將亡!俺如今且進五關,往朝歌見父借兵,再報今日之恨不遲。”因策馬前行。忽見文殊廣法天尊站立前面而言曰:“殷郊,今日你要受犁鋤之厄!”殷郊欠身,口稱:“師叔,弟子今日回朝歌,老師為何阻吾去路?”文殊廣法天尊曰:“你入羅網之中,速速下馬,可赦你犁鋤之苦。”殷郊大怒,縱馬搖戟,直取天尊。天尊手中劍急架忙迎。殿下心慌,祭起番天印來。文殊廣法天尊忙將青蓮寶色旗招展。好寶貝:白氣懸空,金光萬道,現一粒舍利子。怎見得,有詩為證,詩曰:知
    萬道金光隱上下,三乘玄妙入西方。古
    要知舍利無窮妙,治得番天印渺茫。齋
    文殊廣法天尊展動此寶,只見番天印不能落將下來。殷郊收了印,往南方離地而來。忽見赤精子大呼曰:“殷郊,你有負師言,難免出口發誓之災!”殷郊情知不殺一場也不得完事,催馬搖戟來刺赤精子。赤精子曰:“孽障!你兄弟一般,俱該如此,乃是天數,俱不可逃。”忙用劍架戟。殷郊複祭番天印就打。赤精子展動離地焰光旗。此寶乃玄都寶物,按五行奇珍。怎見得,有詩為證,詩曰:主
    鴻濛初判道精微,產在離宮造化機。知
    今日岐山開展處,殷郊難免血沾衣。古
    赤精子展開此寶,番天印只在空中亂滾,不得下來。殷郊見如此光景,忙收了印,往中央而來。燃燈道人叫殷郊曰:“你師父有一百張犁鋤候你!”殷郊聽罷著慌,口稱:“老師,弟子不曾得罪與眾位師尊,為何各處逼迫?”燃燈曰:“孽障!你發願對天,出口怎免。”殷郊乃是一位惡神,怎肯干休,便氣沖牛斗,直取過來。燃燈口稱:“善哉!”將劍架戟。未及三合,殷郊發印就打。燃燈展開了杏黃旗。此寶乃玉虛宮奇珍。怎見得,有詩為證,詩曰:主
    執掌昆侖按五行,無窮玄法使人驚。知
    展開萬道金光現,致使殷郊性命傾。古
    殷郊見燃燈展開杏黃旗,就有萬朵金蓮現出,番天印不得下來,恐被他人收去了,忙收印在手。忽然望見正西上一看,見子牙在龍鳳幡下。殷郊大叱一聲:“仇人在前,豈可輕放!”縱馬搖戟,大呼:“姜尚!吾來也!”武王見一人三首六臂,搖戟而來,武王曰:“諕殺孤家!”子牙曰:“不妨。來者乃殷郊殿下。”武王曰:“即是當今儲君,孤當下馬拜見。”子牙曰:“今為敵國,豈可輕易相見,老臣自有道理。”武王看:殷郊來得勢如山倒一般,滾至面前,也不答話,直一戟刺來有聲。子牙劍急架忙迎。只一合,殷郊就祭印打來。子牙急展聚仙旗。此乃瑤池之途,只見氤氳遍地,一派異香,籠罩上面,番天印不得下來。怎見得,有詩為證,詩曰:齋
    五彩祥雲天地迷,金光萬道吐虹霓。主
    殷郊空用番天印,咫尺犁鋤頂上擠。知
    子牙見此旗有無窮大法,番天印當作飛灰,子牙把打神鞭祭起來打殷郊。殷郊著忙,抽身望北面走。燃燈遠見殷郊已走坎地,發一雷聲,四方呐喊,鑼鼓劉鳴,殺聲大振。殷郊催馬向北而走。四面追趕,把殷郊趕得無路可投,往前行山徑越窄。殷郊下馬步行,又聞後面追兵甚急,對天祝曰:“若吾父王還有天下之福,我這一番天印把此山打一條路徑而出,成湯社稷還存;如打不開,吾今休矣。”言罷,把番天印打去。只見響一聲,將山打出一條路來。殷郊大喜曰:“成湯天下還不能絕。”便往山路就走。只聽得一聲砲響,兩山頭俱是周兵卷上山頂來,後面又有燃燈道人趕來。殷郊見左右前後俱是子牙人馬,料不能脫得此難,忙借土遁,往上就走。殷郊的頭方冒出山尖,燃燈道人便用手一合,二山頭一擠,將殷郊的身子夾在山內,頭在山外。不知性命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齋






第六十七回  姜子牙金台拜將

    

    詩曰:齋

    金台拜將若飛仙,鬥大黃金肘後懸。主

    夢入熊羆方實地,年登耄耋始朝天。知

    延綿周室承先業,樹列齊封啟後賢。古
    福壽兩端人罕及,帝王師相古今傳。齋
    話說子牙見捉了洪錦,料知龍吉公主成功。將洪錦放下丹墀。少時,龍吉公主進相府。子牙欠身謝曰:“今日公主成莫大之功,皆是社稷生民之福。”公主曰:“自下高山,未與丞相成尺寸之功;今日捉了洪錦,但憑丞相發落。”龍吉公主道罷,自回淨室去了。子牙令左右將洪錦推至殿前,問曰:“似你這等逆天行事之輩,何嘗得片甲回去?”命:“推將出去,斬道號令!”有南宮適為監斬,候行刑令下,方欲開刀,只見一道人忙奔而來,喘息不定,只叫:“刀下留人!”南宮適看見,不敢動手,急進相府來,稟曰:“啟丞相得知,末將斬洪錦,方欲開刀,有一道人只叫‘刀下留人’。未敢擅便,請令定奪。”子牙傳:“請。”少時,那道人來至殿前,與子牙打了稽首。子牙曰:“道兄從何處來?”道人曰:“貧道乃月合老人也;因符元仙翁曾言龍吉公主與洪錦有俗世姻緣,曾綰紅絲之約,故貧道特來通報;二則可以保子牙兵度五關,助得一臂之力。子牙公不可違了這件大事。”子牙暗想:“他乃蕊宮仙子,吾怎好將凡間姻緣之事與他講?”乃令鄧嬋玉先去見龍吉公主,就將月合仙翁之言先稟過,方可再議。鄧嬋玉徑進內庭,請公主出淨室議事。公主忙出來,見鄧嬋玉,問曰:“有何事見我?”鄧嬋玉曰:“今有月合仙翁言主與洪錦有俗世姻緣,曾綰紅絲之約,該有一世夫妻,現在殿前與丞相共議此事,故丞相先著妾身啟過娘娘,然後可以面議。”公主曰:“吾因在瑤池犯了清規,特貶我下凡,不得複歸瑤池與吾母子重逢。今下山來,豈得又多此一番俗孽耶。”鄧嬋玉不敢作聲。少時,月合仙翁同子牙至後。龍吉公主見仙翁稽首。仙翁曰:“今日公主已歸正道,今貶下凡間者,正要了此一段俗緣,自然反本歸元耳。況今子牙拜將在邇,那時兵度五關,公主該與洪錦建不世之勳,垂名竹帛。候功成之日,瑤池自有旌幡來迎接公主回宮。此是天數,公主雖欲強為,不可得矣。所以貧道受符元仙翁之命,故不辭勞頓,親自至此,特為公主作伐。不然,洪錦剛赴法行刑,貧道至此,不遲不早,恰逢其時,其冥數可知。公主當依貧道之言,不可誤卻佳期,罪愆更甚,那時悔之晚矣。公主請自三思!”龍吉公主聽了月合仙翁一篇話,不覺長籲一聲:“誰知有此孽冤所系!既是仙翁掌人間婚姻之牘,我也不能強辭,但憑二位主持。”子牙、仙翁大喜,遂放了洪錦,用藥敷好劍傷。洪錦自出營招回季康人馬,擇吉日與龍吉公主成了煙眷。正是:齋
    天緣月合非容易,自有紅絲牽繫來。主
    話說洪錦與龍吉公主成了姻親,乃紂王三十五年三月初三日。西岐城眾將,打點東征,一應錢糧,俱各停當,只等子牙上出師表。翌日,武王設聚早朝,王曰:“有奏章出班,無事朝散。”言未畢,有姜丞相捧出師表上殿。武王命接上來。奉禦官將表文開於禦案上。武王從頭看玩:主
    進表丞相臣姜尚。臣聞惟天地萬物父母,惟人萬物之靈。天佑下民,作之君,作之師。惟其克相上帝,寵綏四方,作民父母。今商王受弗敬上天,降災下民,流毒邦國,剝喪元良,賊虐諫輔,狎侮五常,荒怠不敬,沉面酒色,罪人以族,官人以世;惟宮室、台榭、陂池、侈服以殘害于萬姓;遺厥先宗廟弗祀;播棄黎老,昵比罪人;惟婦言是用,焚炙忠良,刳剔孕婦;崇信奸回,放黜師保;屏棄典刑,囚奴正士;殺妻戮子,惟淫酗是圖,作奇持淫巧,以悅婦人;郊社不修,宗廟不享。商罪貫盈,天人共怒。今天下諸侯大會于孟津,興弔民伐罪之師,救生民於水火,乞大王體上天好生之心,孚四海諸侯之念,思天下黎庶之苦,大奮鷹揚,擇日出師,恭行天罰,則社稷幸甚,臣民幸甚!乞賜詳示施行。謹具表以聞。”古
    武王覽畢,沉吟半晌。王曰:“相父此表,雖說紂王無道,為天下共棄,理當征伐;但昔日先王曾有遺言:‘切不可以臣伐君。’今日之事,天下後世以孤為口實。況孤有辜先王之言,謂之不孝。總紂王無道,君也。孤若伐之,謂之不忠。孤與相父共守臣節,以俟紂王改過遷善,不亦善乎。”子牙曰:“老臣怎敢有負先王;但天下諸侯佈告中外,訴紂王罪狀,不足以君天下,糾合諸侯,大會孟津,昭暢天威,興弔民伐罪之師,觀政于商,前有東伯侯姜文煥、南伯侯鄂順、北伯侯崇黑虎具文書知會,如那一路諸侯不至者,先問其違抗之罪,次伐無道。老臣恐誤國家之事,因此上表,請王定奪,願大王裁之。武王曰:“既是他三路欲伐成湯,聽他等自為。孤與相父坐守本土,以盡臣節:上不失為臣之禮,下可以守先王之命。不亦美乎?”子牙曰:“惟天為萬物父母,惟人萬物之靈,亶聰明,作元後,元後作民父母。今商王受荼毒生民,如坐水火,罪惡貫盈,皇天震怒,命我先王,大勳未集耳,今大王行弔民伐罪之師,正代天以彰天討,救民於水火。如不順上天,厥罪惟均。”只見上大夫散宜生上前奏曰:“丞相之言乃為國忠謀,大王不可不聽。今天下諸侯大會孟津,大王若不以兵相應,則不足取信於眾人,則眾人不服,必罪我國以助紂為虐。倘移兵加之,那時反不自遺伊戚。況紂王信讒,屢征西土,黎庶遭驚慌之苦,文武有汗馬之勞,今方安寧,又動天下之兵,是禍無已時。以臣愚見,不若依相父之言,統兵大會孟津,與天下諸侯陳兵商郊,觀政于商,俟其自改,則天下生民皆蒙其福,又不失信于諸侯,遺災於西土;上可以盡忠於君,下可以盡孝于先王,可稱萬全策。乞大王思之。”武王聽得散宜生一番言語,不覺忻悅,乃曰:“大夫之言是也。不知用多少人馬?”宜生奏曰:“大王兵進五關,須當拜丞相為大將軍,付以黃鋮、白旄、總理大權,得專閫外之政,方可便宜行事。”武王曰:“但憑大夫主張;即拜相父為大將軍,得專征伐。”宜生曰:“昔黃帝拜風後,須當築台,拜告皇天、後土、山川、河瀆之神,捧轂,推輪,方成拜將之禮。”武王曰:“凡一應事宜,俱是大夫為之。”武王朝散。宜生又至相府恭賀。百官俱各各欣悅。眾門人個個喜歡。宜生次日至相府對子牙說,令南宮適、辛甲往岐山監造將台。當時二人至岐山,揀選木植磚石之物,克日興工。也非一日,將台已完,二將回報子牙。宜生入內庭回武王旨,曰:“臣奉旨臨造將台已完,謹擇良辰,於三月十五日,請大王至金台,親拜相父。”武王准旨,俟至日行禮。齋
    且說子牙三月十三日立辛甲為軍政司,先將“斬法紀律牌”掛在帥府,使眾將各宜知悉。辛甲領令,掛出帥府。知
    掃蕩成湯天寶大元帥姜條約示諭大小眾將知悉:——只見各款開列於後:古
    其一齋
    聞鼓不進,聞金不退,舉旗不起,按旗不伏,此為慢軍;犯者斬。主
    其二知
    呼名不應,點視不到,違期不至,動乖紀律,此為欺軍;犯者斬。古
    其三齋
    夜傳刁鬥,怠而不報,更籌違度,聲號不明,此為懈軍;犯者斬。主
    其四知
    多出怨言,譭謗主將,不聽約束,梗教難治,此為橫軍;犯者斬。古
    其五齋
    揚聲笑語,蔑視禁約,嘵詈軍門,此為輕軍;犯者斬。主
    其六知
    所用兵器,克削錢糧,致使弓弩絕弦,箭無羽鏃,劍戟不利,旗幟凋敝,此為貪軍;犯者斬。齋
    其七主
    謠言詭語,造捏鬼神,假託夢寐,大肆邪說,鼓惑將士,此為妖軍;犯者斬。知
    其八古
    奸舌利齒,妄為是非,調拔士卒,互相爭鬥,致亂行伍,此為刁軍;犯者斬。齋
    其九主
    所到之地,淩侮百姓,逼淫姓女,此為奸軍;犯者斬。知
    其十古
    竊人財物,以為己利,奪人首級,以為己功,此為盜軍;犯者斬。齋
    其十一主
    軍中聚眾議事,近帳私探信音,此為探軍;犯者斬。知
    其十二古
    或聞所謀,及聞號令,漏泄於外,使敵人知之,此為背軍;犯者斬。齋
    其十三主
    調用之際,結舌不應,低眉俯色,面有難色,此為怯軍;犯者斬。知
    其十四古
    出越隊伍,攙前亂後,言語喧嘩,不遵禁約,此為亂軍;犯者斬。齋
    其十五主
    托傷詐病,發避征進,捏故假死,因而逃脫,此為奸軍;犯者斬。知
    其十六古
    主掌錢糧,給賞之時,阿私所親,使士卒結怨,此為弊軍;犯者斬。齋
    其十七主
    觀寇不審,探賊不詳,到不言到,多則言少,少則言多,此為誤軍;犯者斬。知
    話說子牙將“斬法牌”掛天帥府,眾將觀之,無不敬謹。古
    且說宜生至十四日,入內庭見武王,曰:“請大王明日清晨至相府,請丞相登壇。”武王曰:“拜將之道,如何行禮?”宜生曰:“大王如黃帝拜風後,方成拜將之禮。”武王曰:“卿言正合孤意。”次日乃三月十五日吉辰,武王帶領合朝文武齊至相府前。只聽裡面樂聲響過三番,軍政司令門官:“放砲開門。”只見三聲砲響,相府門開。宜生引道,武王隨後,至銀安殿。軍政司忙稟請元帥升殿:“有千歲親來拜請元帥登輦。”子牙忙從後面道服而出,武王乃欠身言曰:“請元師登輦。”子牙慌忙謝過,同武王分左右並行至大門。武王欠身打一躬。兩邊扶子牙上輦。宜生請武王親扶鳳尾,連推三步。後人有詩贊子牙未年叨此榮寵,詩曰:齋
    周主今朝列將台,風雲龍虎四門開。主
    香生滿道衣冠引,紫氣當天禦仗來。知
    統領貔貅添瑞彩,安排士馬盡崔嵬。古
    磻溪今日人龍出,八百開墓說異才。齋
    話說子牙排儀仗出城,只見前面七十裡俱是大紅旗,直擺到西岐山。西岐百姓,扶老攜幼,俱來觀看。子牙至岐山,將近將台邊,有一座牌坊上,有一幅對聯:古
    三千社稷歸周主,一派華夷屬武王。”齋
    話說眾將分道而行。武王至將台邊一看,只見將台高聳,甚是嵬峨軒昂。怎見行,但見:知
    台高三丈,象按三才。闊二十四丈,按二十四氣。台有三層:第一層台中立二十五人,各穿黃衣,手持黃旗,按中央戊己土;東邊立二十五人,各穿青衣,手持青旗,按東方甲乙未;西邊立二十五人,各穿白衣,手持白旗,按西方庚辛金;南邊立二十五人,各穿紅衣,手持紅旗,按南方丙丁火;北方立二十五人,各穿皁衣,手持皁旗,按北方壬癸水。第二層是三百六十五人,手各執大紅旗三百六十五面,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。第三層立七十二員牙將,各執劍、戟、抓、錘,按七十二候。三層之中,各有祭器、祝文。自一層之下,兩邊儀仗,雁翅排列。真是衣冠整肅,劍戟森嚴,從古無兩。知
    只見散宜生至鸞輿前,請武王出輿。武王忙下輿。宜生曰:“大王可至元帥前,請元帥下輦。”武王行至輦前,欠身曰:“請元帥下輦。”子牙忙令中軍扶下輦來。宜生引導子牙至台邊。散宜生贊禮曰:“請元帥面南背北。”散宜生開讀祝文:知
    維大周十有三年,孟春丁卯,朔丙子,西周武王姬發遣上大夫散宜生敢昭告於五嶽,四瀆,名山大川之神曰:“嗚呼!惟天惠民,惟辟奉天,撫綏眾庶,克底於道。今商王受弗敬上天,降災下民,惟婦言是用,昏棄厥祀弗答,昏棄厥遺王、父、母、弟不迪,乃惟四方之多罪,逋逃是崇,是長,是信,是使,是以為大夫卿士,俾暴虐于百姓,以奸宄于商邑。今發夙夜祗懼,若不順天,厥罪惟均。謹擇今日,特拜姜尚為大將軍,恭行天討,伐罪吊民,永清四海。所賴神祗相我眾士,以克厥勳。伏惟尚饗!”主
    話說散宜生讀罷祝文,有周公旦引子牙上第二層台。周台旦贊禮曰:“請元帥面東背西。”周公旦開讀祝文:古
    維大周十有三年,孟春丁卯,上朔丙子,西周武王姬發遣周公旦敢昭告日,月,星辰,風伯,雨師,歷代聖帝明王之神曰:“嗚呼!天有顯道,厥類惟彰。今商王受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祗,遺厥先宗廟弗祀,沉湎酒色,淫酗肆虐;惟宮室台榭是崇,焚炙忠良,刳剔孕婦,以殘害於下民,犧牲粢盛,既於凶盜,乃曰‘吾有民有命’,罔懲其侮。皇天震怒,命發誅之。發曷敢有越厥志。自思:欲濟斯民,匪才不克。今特拜姜尚為大將軍,取彼兇殘,殺伐用張。仰賴神祗翊衛啟迪,吐納風雲,噓咈變化,拯救下民,恭行天罰,克定厥勳,于湯有光。伏惟尚饗!”古
    周公旦讀罷祝文。有召公奭引子牙上第三層台。毛公遂捧武王所賜黃鋮、白旄,祝曰:“自今以後,奉天征討,罰此獨夫,為生民除害,為天下造福,元戎往勖之哉!”子牙跪受黃鋮、白旄,乃令左右執捧。禮官贊禮曰:“請元戎面北,拜受龍章鳳篆。”子牙跪拜。左右歌“中和”之曲,奏“八音”之章,樂聲嘹嘹,動徹上下。召公奭開讀祝文:齋
    維大周十有三年,孟春丁卯,上朔丙子,西岐武王姬發敢昭告昊天上帝,後土神祗曰:“嗚呼!天矜於民。民之所欲,天必從之。今商王受狎侮五常,荒怠弗敬,自絕於天,結怨於民,斮朝涉之脛,剖賢人之心,用威殺戮,毒痡四海,崇信奸回,放黜師保,屏棄典刑,囚奴正士,郊社不修,宗廟不享,作奇技淫巧,以悅婦人,無辜籲天,上帝弗順,祝降時喪。臣發曷敢有越厥志,祗承上帝,以遏亂略,華夏蠻貊,罔不率俾。惟我先王,為國求賢,聘請姜尚以助發;今特拜為大將軍,大會孟津,以彰天討,取彼獨夫,永清四海。所賴有神,尚克相予,以濟兆民,無作神羞;克成厥勳,誕膺天命,以撫方夏。懇祈照臨,永光西土。神其鑒茲。伏惟尚饗!”主
    召公奭讀罷祝文,子牙居中而立。軍政司上臺,啟元帥:“發鼓豎旗。”兩邊鼓響,拽起寶纛旗來。軍政司請元帥戴護頂之寶。軍政官用紅漆端盤,捧上一頂金盔來。怎見得:齋
    黃鄧鄧,耀水鏡;玲瓏花,巧樣稱。豎三叉,攢四鳳。六瓣六楞紫金盔,纓絡翻,硃砂迸。珊瑚碧玉周圍繞,瑪瑙珍珠前面釘。知
    軍政司將盔捧與子牙戴上。又傳令:“取袍甲上臺。”軍政官高捧袍鎧,獻在臺上。怎見得:齋
    龍吞口,獸吞肩。紅似火,赤似煙。老君爐,曾燒煉,千錘打,萬錘顛。綠絨扣,紫絨穿。迸銅錘,扛鐵鞭。鎖子文,甲上懸。披一領,按南方丙丁火,茜草茜,胭脂抹。五彩裝,花千朵。遍金織就大紅袍。系一條四指闊,羊脂玉,瑪瑙廂,琥珀砌,紫金雀舌八寶攢就白玉帶。齋
    話說美元帥金裝甲胄立於臺上。軍政司傳:“取印、劍上臺。”軍政官捧劍、印上臺,又捧一架,架上有三般令天子、協諸侯之物;內有令天子旗,令天子劍,令天子箭。正見印、劍上臺來,有詩為證:古
    黃金鬥大掌貔貅,殺伐從來神鬼愁。齋
    呂望今朝登臺後,乾坤一統屬西周。主
    話說軍政司將印、劍捧至子牙面前。子牙將印、劍接在手中,高捧過眉。散宜生請武王拜將。武王在台下大拜八拜。武王拜罷,子牙令辛甲把令天子旗將武王請上臺來。少時,辛甲執旗大呼曰:“奉元帥將令,請武王上臺!”武王隨令旗上臺。子牙傳令:“請開印、劍。”請武王面南端坐。子牙拜謝畢,跪而奏曰:“老臣聞國不可從外而治,軍不可從中而禦,二心不可以事君,疑志不可以應敵。臣既受命,尊節鉞之威,豈敢不效駑駘,以報知遇之恩也。”武王曰:“相父今為大將東征,但願早至孟津,會兵速返,孤之幸矣。”子牙謝恩。武王下臺,眾將聽候指揮。子牙傳令:“軍政官與眾得知,俱於三日後在教軍場聽點。今日有三山五嶽眾道兄與我餞別。”辛甲領命,傳與眾將知悉。武王同文武百官俱在金台。古
    子牙離了將台,往岐山正南而來。有哪吒領諸門人來迎接子牙。只見甲胄威儀,十分壯麗。來至蘆篷,只見玉虛門下十二弟子拍手大笑而來,對子牙曰:“相將威儀,自壯行色,子牙真人中之龍也!”子牙欠背打躬曰:“多蒙列位師兄抬舉,今日得握兵權,皆眾師兄之賜也,而姜尚何能哉!”眾仙曰:“只等掌教聖人來至,吾輩才好奉酒。”話猶未了,只聽得空中一派笙簧,仙樂齊奏。怎見得,有詩為證:主
    紫氣空中繞帝都,笙簧嘹亮白雲浮。知
    青鸞丹鳳隨鑾駕,羽扇幡幢傍轆轤。古
    對對金童雲裡現,雙雙玉女佩聲殊。齋
    祥光瑞彩多靈異,周室當光應赤符。主
    話說元始天尊駕臨,諸弟子伏道迎接。子牙俯伏,口稱:“弟子願老爺聖壽無疆!”眾門人引道,酌水焚香,迎鸞接駕。元始天尊上了蘆篷坐下。子牙複拜。元始曰:“姜尚,你四十年積功累行,今為帝王之師,以受人間福祿,不可小視了。你東征滅紂,立功建業,列土分茅,子孫錦遠,國祚延長。貧道今日特來餞你。”命白鶴童子:“取酒來。”斟了半杯;子牙跪接,一飲而盡。元始曰:“此一杯願子成功扶聖主。”又引一杯,“治國定無虞。”又一杯,“速速會諸侯。”子牙吃了三杯,又跪下。元始曰:“子又複跪者何說?”子牙曰:“蒙老爺天恩教育,使尚得拜將東征,弟子此行,不知吉凶如何,懇求指示!”天尊曰:“你此去並無他虞,你謹記一偈,自有驗也。偈曰:知
    界牌關遇誅仙陣,穿雲關下受瘟<疒皇>。古
    謹防‘達兆光先德’,過了萬仙身體康。”齋
    子牙聞偈,拜謝曰:“弟子敬佩此偈。”元始曰:“我返駕回宮,你眾弟子再為餞別。”群仙送出篷來,只見仙風一陣,回了鸞駕。且說眾仙來與子牙奉酒,各飲三杯,南極仙翁也奉子牙餞別酒三杯,俱要起身作辭而去。眾門人見子牙問師尊前去吉凶,金吒忙向文殊廣法天尊問曰:“弟子前去,吉凶如何?”道人曰:“你:主
    修身一性超山體,何怕無謀進五關。”知
    哪吒也來問太乙真人曰:“弟子此行,吉凶如何?”真人曰:“你:古
    汜水關前重道術,方顯蓮花是化身。”齋
    木吒來問普賢真人曰:“弟子領法旨下山,不知歸著如何?”真人曰:“你:主
    進關全仗吳鉤劍,不負仙傳在九宮。”知
    韋護也問道行天尊曰:“弟子佐姜師叔至孟津,可有妨礙?”道行天尊曰:“你比眾人不同,豈不知你:齋
    歷代多少修行客,獨你全真第一人!”雷震子來問支部中子曰:“弟子此去,吉凶如何?”雲中子曰:“你兩枚杏安天下,可保周家八百年。”知
    楊戩也問玉鼎真人曰:“弟子此去何如?”真人曰:“你也比別人不同:古
    修成八九玄中妙,任爾縱橫在世間。”齋
    李靖來問燃燈道人曰:“弟子此行,凶吉如何?”道人曰:“你也比別人不同:知
    肉身成聖超天境,久後靈山護法台。”古
    黃天化問清虛道德真君曰:“弟子此行,凶吉如何?”道德真君一見黃天化命運不長,面帶絕色,低首不言;然而心中不忍,真是可憐。真君複向黃天化言曰:“徒弟,你問前程之事,我有一偈,你可時時在心,謹記依偈而行,庶幾無事。”道人念偈。不知後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古


南極仙翁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老壽星,又稱南極真君、長生大帝,玉清真王,為元始天王九子。因為他主壽,所以又叫“壽星”或“老人星”。傳說經常供奉這位仙神,可以使人健康長壽,這位仙神其實是道教追求長生的一種信仰。

南極仙翁是中國神話中的長壽之神,為福祿壽三星之一,又稱南極老人星。秦始皇統一天下後,在長安附近杜縣建壽星祠。後壽星演變成仙人名稱。《觀相玩占》:“老人一星弧矢南,一曰南極老人 ,主壽考,一曰壽星。”明朝小說《西遊記》寫壽星“手捧靈芝”,長頭大耳短身軀。《警世通言》有“福祿壽三星度世”的神話故事。畫像中壽星為白須 老翁,持杖,額部隆起。常襯以鹿、鶴、仙桃等,象徵長壽。

壽星也是一個星宿 。又叫老人星,南極老人。十二星次之一。是天空中亮度僅次於天狼星的恒星,也是南極最 亮的星。當14000年織女星成為北極星的時候,壽星也將成為南極星。壽星在夜空中能持續不 斷地發光,應了人壽長久的意願,因此備受人們的歡迎。李隱曰:“壽星,蓋南極老人 星也。見則天下理安,故祠之以祈福也。”

由於道教養生觀念的融入,也使壽星形象發生相應的改變,最突出的要數他碩大無比的腦門兒。 山西永樂宮壁畫中的壽星,可能是存世最古老的壽星形象。在永樂宮上千位神仙中,我們一 眼就能將他認出,就是因為他那超級的大腦門兒。
壽星的大腦門兒,也與古代養 生術所營造的長壽意象緊密相關。比如丹頂鶴的頭部就高高隆起,再如壽桃是王母娘娘蟠桃 會上特供的長壽仙果。傳說是3000年一開花,3000年一結果,食用後立刻成仙長生不老。或 許就是因為這種種長壽意象融合疊加,最終造就了壽星的大腦門兒。

壽星,又稱 南極仙翁。壽星也是由一顆星辰轉化而來的,它在天文學裡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,位於 南半天球南緯50度左右,在中國北方地區其實很難看到。司馬遷《史記·天官書》中記載,秦 朝統一天下時就開始在首都咸陽建造壽星祠,供奉壽星。

大家都知道,壽星手中有一柄手杖。《漢書·禮儀志》記載,漢明帝在位期間,曾主持一次 祭祀壽星儀式,還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宴會,與會者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,普天之下只要年滿 70歲,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有資格成為漢明帝的座上客。盛宴之後,皇帝還贈送酒肉谷米和 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。

漢明帝還賦予老年人特權,宴會上頒發的王杖就是證明。 王杖也稱鳩杖,因手杖的頂端為斑鳩鳥的雕像得名。1958年,漢墓出土過兩柄這樣的鳩杖, 鳩杖下部木制杖身早已炭化無存,而頭部的斑鳩雕像由於有漆膜保護,歷經1800多年仍舊光 亮如新。

但是魏晉以後,壽星的手杖產生了變化,斑 鳩的王杖換成了桃木手杖,其政治教化功能逐漸被削弱。據說桃木能祛病強身,延年益壽, 過去象徵特權的王杖,現在成了壽星手中祛病強身的長壽吉祥物。明朝政府下令取消自秦漢 以來沿襲的國家祭祀壽星制度。壽星被完全去除了政治色彩,從此大跨步進入民間,成為中 國古代最具世俗品格的神仙。


 

星名,中國神話中的長壽之神。本為恒星名,為福、祿、壽三星之一,又稱南極老人星。秦始皇統一天下後,在長安附近杜縣建壽星祠。後壽星演變成仙人名稱。明朝小說《西遊記》寫壽星“手捧靈芝”,長頭大耳短身軀。《警世通言》有“福、祿、壽三星度世”的神話故事。畫像中壽星為白須老翁,持杖,額部隆起。古人作長壽老人的象徵。常襯托以鹿、鶴、仙桃等,象徵長壽。 起源與形成】 福、祿、壽三星中的壽星老人,是一身平民裝扮,慈眉善目,和藹可親。但在古代,他卻曾經是地位崇高的威嚴星官。壽星老人,有著怎樣的演變經歷,如何從一位威嚴的星官,演化為最和藹可親的世俗神仙?  壽星即老人星,西方天文學裡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,位於南半天球南緯50度左右,在中國北方地區其實很難看到。司馬遷《史記·天官書》中記載,秦朝統一天下時就開始在首都咸陽建造壽星祠,供奉南極老人星。但供奉他的理由,卻與今天大不相同。大意是說見到壽星,天下太平;見不到就預示會有戰亂發生。早期星相著作中,也講到如果老人星顏色越是暗淡,甚至完全不見,就預示將有戰亂發生。  壽星,又稱南極仙翁。壽星也是由一顆星辰轉化而來的,它在天文學裡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,位於南半天球南緯50度左右,在中國北方地區其實很難看到。司馬遷《史記·天官書》中記載,秦朝統一天下時就開始在首都咸陽建造壽星祠,供奉壽星。 中國古代的太平盛世的確短暫而稀少。幾十年一亂一治。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而這顆時隱時現的老人星恰是這種動盪局面的絕好象徵。但僅僅是象徵還遠遠不夠,古人觀天象,占星氣,都是有很強的實用功利目的。那麼南極老人星的實用價值在哪裡呢?或許就在於他的老年人身份,和他能夠承載一種重要的倫理價值觀念——那就是尊老、孝道。  東漢明帝在位期間,曾主持一次祭祀壽星儀式。他親自奉獻供品,宣讀表達敬意的祭文。同時還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宴會,與會者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。普天之下,只要年滿70歲,無論貴族還是平民,都有資格成為漢明帝的座上客。盛宴之後,皇帝還贈送酒肉、谷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。  這件盛事記錄在《漢書·禮儀志》中,同時敬奉天上的壽星和人間的長壽老人,是漢明帝的一大創舉。  《史記·封禪書》“壽星祠”《索隱》,“壽星,蓋南極老人星也,見則天下理安,故祠之以祈福壽也:”宋樓鑰《玫瑰集》四《葉處士寫照》詩:“更添松竹作壽星,我已甘心就枯稿。”後借喻長壽之人。元方回《桐江續集》二十《戊戌生日》詩:“客舍逢生日,鄰家送壽星。尊老敬老,是善良天性的體現。而漢明帝借此機會展示自己尊老美德,無疑是希圖籠絡人心的政治秀。不僅僅是提倡,漢明帝還賦予老年人特權。宴會上頒發的王杖就是證明。 王杖,也稱為鳩杖,因為手杖的頂端是斑鳩鳥的雕像。皇帝贈送鳩杖給老年人,據說因為斑鳩是不噎之鳥,意思可能是祝願老年人飲食安康,健康長壽。那麼這柄手杖代表怎樣的特權呢?

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

山東省淄博市梓橦山鬼谷洞仙境風景區遺址:分校性質鬼穀子周遊講學之處

癸巳年庚申月戊午日探尋自由行


梓橦山鬼穀洞風景區,地處淄博市張博路段梓橦山東站東3公里,東鄰羅村鎮,南依寨裡鎮。該風景區投資1千萬元,占地1500餘畝,是淄博有名的風景名勝區之一。梓橦山鬼谷洞集人文景觀、自然景觀於一體,是旅遊、避暑的理想之地。遲浩田親題:“鬼穀仙境”。


3013年8月20曰搭乘德州東G高鐵14.27,到淄博站一等座124.5元約1.27小時


早上在德州通明宮孫公殿傍晚前到淄博一路都很順遂。


梓橦山鬼穀洞風景區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雙溝鎮


鬼谷仙境是入口收門票處




鬼 谷祠 鬼穀洞 鬼穀泉:是春秋戰國時,縱橫家始祖鬼穀子修身養性、講學、授徒之地。鬼穀子在這裡培養造就了兵家孫臏、大將軍龐涓、六國封相的蘇秦、助秦統 一七國的秦相、張儀等一大批傑出的軍事家、政治家、縱橫家,此地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一所軍事學院。鬼穀泉,又名鬼穀神泉,相傳鬼穀子掘地為泉,並長年飲用此 泉水,終年131歲,此泉至今享有神泉之譽。






梓橦山鬼合風景區,鬼谷文化長廊,鬼谷仙境





鬼谷文化長廊


孫龐斗智  請師出屋

鬼穀子對兩個弟子說:“從今天開始,我坐在屋裡三天不動,誰能想辦法把我請出屋去?”
    龐涓說:“這還不好辦?”他到外面轉了一圈說:“老師,山下來了一夥強盜,要占山為王,快去看看吧。”
    鬼穀子瞪了他一眼:“這裡乃不毛之地,那能藏龍臥虎,強盜來此何干?若真如此,你就用兵法制服他們去吧。”

    隔了一夜,龐涓惶惶張張又來找老師說:“老師,大師不好了,咱們的柴草垛被人給點著了,你快看看去吧!”
    鬼穀子探身向外一望,果然大門外濃煙滾滾,便把桌子一拍說:“大膽頑徒,沒有本事請我出去,竟將柴草點著,還不速去撲火?!”龐涓無奈,只好前去救火。

    又隔了一夜,龐涓手持一封信來說:“老師,有人送信說師爺死了,要你速速回家奔喪,來人已在山下等你。”
    鬼穀子喝道:“狂徒,老爺子早已去世,為何滿口噴糞?”龐涓三次請師均未成功,垂頭喪氣地走出宅院。
   
    三日下午,天將黃昏,孫臏才睡意未醒來見老師說:“老師,請你出屋難,但把你請進屋就決不是什麼難事了。”
    鬼穀子說:“一樣難。”
    孫臏搖著頭說:“這我可不信。”
    鬼穀子說:“不信你可以試試,走!”說著師徒三人就走出屋子,來到院中。
    孫臏急忙跪拜說:“老師,我總算把你請出來啦。”

    鬼穀子一楞,隨即哈哈大笑起來。



走過鬼谷文化長廊


一言一用多言無效


走過吊橋就是鬼穀子全書刻瓷長影壁


鬼穀子全書刻瓷長影壁


 刻瓷長影壁:全長66米,刻寫了春秋戰國時期,縱橫家始祖鬼穀子所著《鬼穀子》三卷23篇,計8368字,創世界吉尼斯紀錄,充分弘揚了齊文化,是極其珍貴的文獻資料
 


龍頭碑帽


無字八棱碑始建于明朝萬曆年間此碑在文革期間被毀,僅存龍頭碑帽


門旁左右有小篆藏頭借尾聯,“看破紅塵歸隱(歸隱)並未斷紅塵,超脫世人願得道(得道)未忘辭世人”,暗藏玄機富含哲理,概括了鬼谷子的出世之道及後人對他的敬慕。


孫臏、孫臏祖師、孫臏真人兵法的祖師爺,孫臏祖師  《師渡徒 徒渡師》

貧居鬧市無人問,富在深山有遠親.
人情似紙張張薄,世事如棋局局新.

貧居鬧市無人問,富在深山有遠親。 誰人背後無人說,那個人前不說人。 人前背後 有錢道真語,無錢語不真; 不信但看筵中酒,杯杯先勸有錢人。 鬧裡有錢,靜處安身。

蜀時期杜庭的《求異記》中就說,鬼穀子是真仙,而不是凡人。他生於黃帝時期,歷經夏、商周三代,後隨太上老君西去流沙宣揚教化,到周朝末年又回來講學。這書明確地說鬼穀子是仙人,當過太上老君的助手。


龐涓同學有書同讀有藝同學如有昧心不得還鄉夜走馬陵道,亂箭射死,七國分屍


孫臏、孫臏祖師、孫臏真人兵法的祖師爺,孫臏祖師  《師渡徒 徒渡師》




過門迎牆正中鬼谷子端坐,氣籲軒揚,淡然彗中。牆正上方陰陽八卦圖符,表天地陰陽變化無窮,稍下有“天,地;日,月;男,女”六象形字,右左 對稱讀,喻宇宙萬物繁衍生息。右側有一大雁正南飛,示春來花開鬼谷子開始著書立說,下有古代盛裝糧食器皿,代表五谷豐登,左有北鬥七星用線貫穿,星象變換 寓于其間,前有其著作排列,整個牆面錯落有序,萬物開合變化用直觀的實物表達了某些思想,涵義深遠豐富。



鬼谷子名王禪,道號王禪,戰國楚國人,長于兵事,縱橫術和養性持身。春秋未戰國初,鬼谷子于梓橦山隱居,建鬼谷洞並講學授徒,培養造就了兵家孫臏,大將軍龐涓,因此梓橦山鬼谷洞又被人尊稱為,中國歷史上第一所軍事學院。


鬼谷祠進入別有洞天


鬼谷洞內左:孫臏祖師孫臏真人、龐涓、中鬼谷子王禪老祖、張儀、蘇秦


鬼谷洞內之鬼谷子 王禪老祖之神像

蜀時期杜庭的《求異記》中就說,鬼穀子是真仙,而不是凡人。他生於黃帝時期,歷經夏、商周三代,後隨太上老君西去流沙宣揚教化,到周朝末年又回來講學。這書明確地說鬼穀子是仙人,當過太上老君的助手。





淄博為春秋戰國齊國故都。齊威王崇尚鬼谷思想,重用鬼谷子的學生孫臏,曾多次來到鬼谷洞向鬼谷子請教兵法,並帶群臣在鬼谷先生講學授徒的地方召開會議,學習用兵之法治國之道。


淄博為春秋戰國齊國故都。齊威王崇尚鬼谷思想,重用鬼谷子的學生孫臏,曾多次來到鬼谷洞向鬼谷子請教兵法,並帶群臣在鬼谷先生講學授徒的地方召開會議,學習用兵之法治國之道。


淄博為春秋戰國齊國故都。齊威王崇尚鬼谷思想,重用鬼谷子的學生孫臏,曾多次來到鬼谷洞向鬼谷子請教兵法,並帶群臣在鬼谷先生講學授徒的地方召開會議,學習用兵之法治國之道。


鬼谷洞遺址
淄博為春秋戰國齊國故都。齊威王崇尚鬼谷思想,重用鬼谷子的學生孫臏,曾多次來到鬼谷洞向鬼谷子請教兵法,並帶群臣在鬼谷先生講學授徒的地方召開會議,學習用兵之法治國之道。


鬼谷洞遺址從這裡出口




初探、探尋、過客、重遊?
來匆匆、去匆匆、往下一站甲子山,還好行前做了許多的功課。



淄博火車站住青島D動車約1.52小時二等座87.5元


淄博火車站11:26開D動車


青島火車站


青島火車站


青島火車站


青島長途汽車站到曰照




青島到日照190公里63元
一天五班我們乘座15.30大巴到日照總站


到達日照汽車總站下午6.30


日照轉運站打車走曲海東路到日照火車站。


日照火車站

淄博站前往莒南甲子山探尋孫臏洞,此次共三個行程一德州通明宮孫公殿,二淄博鬼谷洞遺址,三甲子山孫臏洞。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